OSense O-Sense
欢迎, 游客
从同行的文章中获得研究灵感,利用NMT实现超越!

主题: 科研成果转化在哪儿卡壳?

科研成果转化在哪儿卡壳? 2017-01-24 17:39 #2235

  • 冥界大河
  • 冥界大河的头像
  • Offline
2017-01-24 06:43:06 来源: 南方都市报(深圳)

南都讯 广东两会期间,“南都马上问”后台收到不少企业反映当前仍存在专利转化率低、科研成果转化不够顺畅的问题。有代表提出“加快组建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枢纽平台的建议”。

“南都马上问”采访了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马宪民,目前广东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是15.9件,平均数超过全国水平,位于全国第四的位置,紧随北京、上海、江苏之后。有效发明专利量则保持全国第一。他说,专利转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“不能笼统概括广东专利转化率低”,广东发明专利量是“721”结构,其中70%来自企业,20%来自个人(含私企主以个人名义申请等),10%来自科研院校(超过6%来自高校,约2%来自研究所),而企业转化率有80%到90%,主要是高校部分转化率较低。

马宪民认为,高校转化率低的原因,包括缺乏专业中介服务,专利转化政策限制等,更大的原因在于部分高校的专利并非针对市场应用,而是高校老师为了职称评定而申请,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前景、工艺性能、盈利模式等产业化问题重视不够,科研成果沉淀在高校,无法顺利产业化。

科技成果转化就是“风险投资”

建议:政府分担风险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

在“南都马上问”后台,有企业反映,虽然他们也很希望进行科研成果转化,但苦于难看准某项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。

省政协委员、广东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对“南都马上问”说,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某种程度上情有可原———因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本身就是“风险投资”的过程。

他说,科技成果转化,既要科研成果本身具备足够商业价值,也需投资方充分认可其商业化潜力,本身就是困难的过程。“创新的科研成果投入市场,大多没有前车之鉴也无样本可循,只能靠企业家去判断,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承担一定风险。”陈利浩说。

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,陈利浩认为政府需首要提供一个良好环境。对投资方,政府可通过资金补贴分担企业对科研成果投资的风险。如贷款贴息、补贴科技保险保费等。对成果方,则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。目前法律对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仍有待完善,大企业复制中小企业创新成果,并运用其丰富的用户资源快速占领市场,形成垄断的情况时常发生。

企业找不到对口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找不到企业转化

建议:组建全省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平台

在“南都马上问”后台,有企业留言说找不到“对口”的科研成果,而高校的科研成果则找不到转化的企业。省人大代表、广州金象工业生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小云对“南都马上问”说,长期以来,我国缺乏专业程度高、市场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第三方服务机构,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短板。她说,科技成果转化高度复杂,枢纽平台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难度较大;价值评估难度大,;交易信息不对称等。

她建议加快组建一个全省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平台,采取“政府引导+市场化运作”的运营模式,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和孵化育成体系。

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也对“南都马上问”说,科技成果转化要达到预期效果,除了包括高校在内的科研机构与企业,特别是与中小企业之间必须打通信息渠道,建议建立中介机构、行业协会、校企联盟等形式为三方搭建沟通平台。
本论坛禁止游客发帖。
管理者: Magee
创建页面时间:0.261秒